力量体育

师生,距离更能产生美

    我们总爱拿“与国际接轨”的套话作为标准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,这样一切都名正言顺了。向来漠视我们的国情,最终学的死去活来就学了点皮毛,甚至还打乱了原有的宝贵秩序,得不偿失。比如,近来听得满耳都是“以人为本”、“零距离”,这些声嘶力竭的口号主观和动机都是正确的,尊重人的发展,尊重生命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但不是时时皆对,处处都好。当专家们发现老师们对学生“以人为本”、“零距离”后,并没有赢得教育的太平盛世时,他们又慌了,又责怪老师们太“教育妥协”了。
    我们不否认,教育儿童确需以教师的热心去贴近学生的童心,确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教育前提,也确需以民主的态度展开对话式教学。我们也提倡师生间的相互信任,相互关心,彼此相容,相互理解。但是,如果我们也去追求“零距离”,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。我便见到这样的一件事,一位女班主任,她很爱学生,为了倡导“人本”,追求“宽容”,她“尊重”学生的所有意见,“宽容”学生的每个缺点,面对几个调皮的学生,总是想用微笑去说服,课内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,勾肩搭背。按理,这将是个和谐美满的教育氛围。然而事与愿违,由于一味地迁就和宽容,班级中顽皮的学生愈演愈烈,最终连课堂都快成了嘈杂鼎沸的热闹集市,在失去教育效果的同时,教师的尊严和威信也荡然无存了。
  窦桂梅老师在《为生命奠基》一书中也曾谈到过分宽容迁就学生所带来的苦涩: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下对她友好而不尊重,甚至与老师犟嘴,于是窦老师在思考班主任工作时曾提到,“一味地追求‘容’就会变成姑息迁就,一味追求缩短‘距离'就会进入消灭距离的窘境”。于是她由衷地感叹“距离产生美”,最终她提议教师既要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,也要做一名严明的长者,让学生信任你,同时又尊重你,也就是说,与学生之间保持那美好的距离。
    让我们再看看《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二十六条》中的第17条:“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,但态度要友好,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,而不是过分随便。”是啊,一个优秀教师,需要的是学生的爱和尊敬,尊敬是学生心中那一份美好的距离感。我曾经去过一家小学听课,课间随便瞧瞧,发现这家学校竟然师生分厕,细打听该校的校长是国家特级教师,就凭他这一点育人理念也当之无愧。一个人和你长时间同吃同喝同住,你会不讲理地埋怨原来他也要吃喝拉撒睡,多么伟岸的形象也会慢慢变成猥琐,你会不经意地放大他的缺点。
教育,不必强求“零距离”,保持一段距离,会更美!
教学教研
教师论文
课题研究
教学成果
教学活动
二维码